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11章 炉成,洪都消息
林博早早就准备用海炽灰钢铸造丹炉,但一个完整的炉子,所需的材料和组件不只是灰钢。
综网玩家来自多元宇宙,眼界开阔,思路大胆。他们设计的丹炉和古典丹炉是有很大差异的,
融入了多领域的技法和理念。
为了方便初学者入门,现在很多新式丹炉都设计了智能辅助系统和机械构造,可以控温、定时、添料、翻拌,解放玩家双手,实现全自动炼丹一一说是这么说,但实际操作流程里,许多配方仍旧需要全程人工参与。
丹炉或炼金溶炉的智能化是一个大趋势,就连许多原教旨老学究使用过后也会给出肯定的评价林博选购的丹炉样式同样具备一些自动功能,主要是温度监控和自动投料,科技含量很普通,
不过也超过厨房里的那些炊具许多了。
部分高精度元器件他没法用真言御术手搓,就找捡垃圾使我快乐进货,对方手头的废品零件一大堆,总有能满足须求的,如果规格不合适,改装一下就行,包括智能作业系统也是她提供的。
过去几天里,林博反复揣摩设计图,记得每一个部件的构造,收集好所有的辅料和组件,上手制造时自然顺畅,没有丝毫碍难。
坚固强硬的灰钢被法师的言灵驯服,如一团软泥般塑形成一座内部中空,遍布舱室、渠道的高耸丹炉。
主体结构完成后,林博开始加装智能系统,给电子器件做好隔热防护。
这炉子的自动功能是需要通电的,内置电池续航一周时间,等工房装修完成后,就可以直接插电。
忙活一个半小时,全部零件都组装完毕,用灯塔发电机组给蓄电池充能后装入丹炉内,一键点亮开机,作业系统自检,流畅运行,至此便宣告成功。
林博满意点头,把炉子妥善安置在炼丹室里,旋即开始布设丹火仪式。
鲸油是易燃品,精炼鲸油的物性更加暴躁,接触到空气后,轻微撞击就能导致剧烈爆炸。
所以在布置丹火仪式时,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安全性。
他选定的魔能燃料是不会爆炸的粗炼鲸油,
但粗炼鲸油杂质过多,点燃后气味熏得很,很影响嗅香知髓篇的判断,因此需要在仪式咒器中进行多次提炼纯化,转化为精粹鲸油后,再打散成细小的油雾进行点燃。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高危的精炼鲸油随产随用,全程密封,即便意外爆炸,造成的危害也很小。淬炼后留下的杂油富含生物质,也可喂给菌毯回收养分。
林博曾将鲸油的真名告知全能菌种,它从基因库里抽取映射的遗传信息,生产出的鲸油蘑菇就象石榴。
剥开外壳后,里面是一粒粒被包裹在植物膜里的油脂,其散发出莹润的蓝光,意味着纯度很高,甚至可以用来作为子弹发射药,一整颗鲸油蘑菇完全是高能炸弹,
正因如此,林博才宁愿去老街的鲸油补充站采购粗油,也不想直接使用鲸油蘑菇。
布置好丹火仪式,时间已经过了正午。
林博正准备出门前往东崖石窟。那边的前段施工也已经完成,可以开始搭建仓库和训练场了。
他还打算改造一下鲸油蘑菇,看看能否把魔能物质从油脂里转移到纤维素里,这样生产出的木质鲸油,说不定物性稳定,不会轻易爆炸。
炼金工房的出入口在灯塔北侧,紧靠墙脚的一个地窖门。另有几条通风渠道,连通到地表,在院墙外有几个铁烟肉,戴着圆椎型状的防雨帽,就象地里冒出来的小房子。
地窖门用混凝土砌筑,钢板封门,严丝合缝,没有锁孔。
林博腾空拎着鲸息提灯站在地窖门下,腾空而起,轻叩铁板,厚实的钢铁如窗帘布一样拉开,
泻下阳光。
待他飞出地下工房,地窖铁板自然阖拢,肉眼看不到一丝缝隙。
站在灯塔顶端的小海鸥嘎了两声,示意守夜人有访客到来。林博则对小海鸥说,可以回凄息地去,把菌语海鸥们叫回来了。
珀尔子爵的管家站在院子的矮墙外,不知等了多久。
他在默默观赏角的景色,凝视围墙石头上的青笞,注意到那只风中掉羽毛的白鸟忽然飞起,
向东北方向的陆地深处而去。
守夜人从灯塔后绕出来时,管家连忙收起闲适的心绪,后退些,轻轻跪伏下来。
管家从上衣内衬口袋里摸出信封递上。火漆完好,封皮上的收件地址是石塔镇的庄园。
接过信来,林博又唤管家起身,他低声念诵咒言,管家沾满泥土的手掌、裤腿和皮鞋被一阵微风吹过,尘土无声抖落,整洁如初。
管家揉搓手掌,轻吸一口气,拿出最端正的侍者礼仪,挺拔腰背,垂首等待。
林博展信阅读,开头写着“予我至崇之主”。
信纸很长,字迹很端正。
维伦讲述了他此行经历。为了庆贺海难幸存而举办的宴会里,他当众将蘑菇味精撒入一碗浓汤,分食的一众贵族子弟“沉默了将近一刻钟”,并且“像贫民一样,用面包刮干净汤碗”。
在宴会上打响名气后,珀尔子爵接连举办餐会,邀请更多人品尝蘑菇味精,并对着报社记者编故事,将自已流落荒岛的故事经过大幅改编,写得和《鬼吹灯》似的。
他声称这些蘑菇味精是在失落王朝的地下陵墓中,一颗奇异的树木上取得果实研磨而成,陵墓中还有许多容颜不老的随葬者尸体,疑似服用后青春永驻,而他本人也是因为服用果实粉末而有了我划船渡海的力气。
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把珀尔子爵的传奇故事大肆宣扬,风传洪都社会的各个阶层。
关于失落宝藏的热度,原本因为飓风遇难者名单而稍稍退潮,如今再次甚嚣尘上。
林博想起那个当铺老板,他或许曾经是石塔镇最成功的骗子,但这个名头马上就要被维伦·珀尔夺得。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份《洪都时报》,作为以时效性和政治性闻名的媒体,《洪都时报》很少关注民间趣闻,常被当地人称作议会和皇帝的喉舌。
不过在这份报纸的二版头条上,却刊登着维伦·珀尔的银版相片,标题为《飓风幸存者重返洪都,或将受皇帝陛下召见》。
报道中讲述了先前的寻宝热潮,以及飓风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失踪。珀尔大概会作为海难幸存者的代表,和其他一些死难者家属一起,接受皇帝的慰问。
这份加急信件寄出不到两天,林博估计再过不久,或许就能看到蘑菇味精登上皇帝餐桌的新闻了。
守夜人将报纸和信件叠好,递还给管家,瞩托他送去给老祭司过目。
于是管家收起信件,转身一步步离去,等走到角边缘,这才低下头,打量裤腿膝盖处,没有发现一丝泥点。
没多久,集群海鸥的鸣叫随风飘入耳畔,且愈发清淅、嘹亮。
他走到洞口,看到群鸟自天穹飞来。如远方的云层汇聚,落在近海的礁石带,盘旋于低空,向阔别的灯塔管理员发出亲昵问候。
“(魔法语)好久不见。”林博微笑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